2025年3月11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工作专题交流汇报会在学院培训处(继续教育学院)会议室举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祥及班子成员参加了会议,派驻肃州区果园镇丁家闸村、小坝沟村的驻村干部茹思亮、李洪勇分别进行交流发言。会议围绕驻村帮扶阶段性成果、经验总结及下一阶段规划展开深入研讨,旨在进一步推动校地合作,强化乡村振兴实践效能。会议由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王晓梅主持。
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王晓梅在开场讲话中强调,学院始终将服务地方发展作为核心使命,驻村帮扶工作需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特色与农民实际需求开展。她指出,过去一年中,驻村干部通过“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双轨模式,在丁家闸村和在小坝沟村分别推动了日光温室改造项目和牛羊养殖技术培训,惠及村民人数较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下一阶段需深化“校-村-企”联动机制,重点探索电商助农、新能源惠农、文旅融合等新路径,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驻村干部立足乡村实际,扎根实践,分别进行交流发言。丁家闸村驻村干部李洪勇从“党建引领、产业升级、文化振兴”三方面汇报工作进展。深入走访监测户、脱贫户、低保户,熟悉了解困难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建立台账、定点帮扶。驻村干部协助村党支部建立“党员联户”制度,解决村民急难问题,显著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小坝沟村驻村干部茹思亮重点汇报了“生态养殖+循环农业”模式推进情况。协助村委会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和物资,积极推进村集体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驻村工作中暴露的共性问题,与会人员展开专题研讨。张祥院长指出,当前需突破三大瓶颈:一是村民参与新型产业的主动性不足,二是技术成果转化周期较长,三是村集体经济抗风险能力较弱。他提议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各二级学院“一院一实事”专家团队定期驻村指导、设立乡村振兴专项课题等方式,系统性破解难题。
会议最终形成几项共识:
一是深化政策帮扶。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精神,全面理解乡村振兴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
二是深化产业帮扶。依托“现代农业产教融合基地”,重点帮扶丁家闸村“一户一策”光伏发电项目和小坝沟村“青少年助力乡村治理提升”项目;
三是强化智力支持。组建由专业教师、学生志愿者、企业导师构成的“乡村振兴服务团”,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的技术下乡活动。
四是创新合作机制。各学院共建“乡村振兴协同创新中心”,整合政策、资金、技术资源,打造可复制的校地合作样板。
张祥院长在总结中表示,驻村工作既要“低头拉车”做实基础,也要“抬头看路”谋划长远。他要求全体干部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将学院“扎根大漠 荫泽苍生”的胡杨精神融入乡村振兴实践,为酒泉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撰稿:董金玲 审核:王晓梅
- 版权所有©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地址:酒泉市肃州区解放路66号 邮编:735000
-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3000038号 联系电话:办公室 0937-2855300 邮箱:6564564544@163.com